生物质燃料取制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确保其质量评价、贸易结算及燃烧效率优化的关键。以下从取样、制样、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:
一、取样环节的准确性与可靠性
标准依据:遵循国际(如ISO 18135、EN 14778)或国家标准(如GB/T 287302012),采用系统随机取样法,避免人为偏差。
代表性:生物质燃料(如木屑、秸秆、颗粒)常存在成分不均(水分、灰分、热值),需从批量物料的不同位置(上、中、下层)多点取样,最小取样量根据批次大小确定(如ISO 18135规定至少取16个子样)。
水分损失:生物质易吸湿或干燥,需密封保存并快速处理。
颗粒度差异:大颗粒与粉末混合时易分层,需采用分层取样或机械自动化设备(如旋转分样器)。
二、制样环节的准确性与可靠性
1.制样流程
破碎与缩分:通过逐级破碎(至<1mm)和缩分(如圆锥四分法、旋转分样器),确保样品保留原物料特性。
干燥处理:低温烘干(如105°C)避免挥发性组分损失,尤其对高水分生物质(如农业废弃物)。
2.误差控制
设备清洁:避免交叉污染(如不同批次残留)。
粒度一致性:过筛后需检查粒度分布,确保分析样品均匀性。
三、主要影响因素
1.物料特性
异质性:树皮、秸秆等成分复杂,需增加取样点数量。
形态差异:颗粒燃料与松散纤维的取样策略不同(如颗粒可用螺旋取样器,纤维需叉取)。
2.人为与环境因素
操作规范:未按标准混合或缩分可能导致偏差。
温湿度:制样环境湿度高可能导致样品吸湿,影响水分测定。

四、国际标准对比

标准
适用范围
关键要求
ISO 18135
固体生物燃料取样
规定最小子样数、取样频率
ASTM E877
铁矿石取样(可参考)
强调分层取样与设备校准
GB/T 28730
中国生物质取样方法
针对秸秆、颗粒等本土物料细化要求

生物质燃料取制样的可靠性取决于标准化流程执行、物料特性适配及技术手段支持。通过自动化设备、严格质控及人员培训,可显著降低误差(如将灰分分析偏差控制在±0.5%以内)。


本文由煤炭化验仪器厂家鹤壁华诺煤检仪器分享,仅供参考。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以及私信留言告诉我们!


销售一部:0392-2234888/2234666

销售二部:0392-6668888/6669999

技术支持:0392-2234777